是的,气温升高会显著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研究显示,当气温超过32℃时,脑卒中的发生率比平时高出66%,且危险性随温度上升持续增加。高温通过血液黏稠度上升、脑血管痉挛、情绪波动等多重机制诱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梗死。夏季常见的脱水、空调温差、睡眠不足等因素进一步加剧风险。
-
血液黏稠度与血栓风险
高温下人体大量出汗,若未及时补水,血液浓缩黏稠,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更需警惕,脱水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
温差与血管痉挛
室内外温差过大(如空调温度低于26℃)会导致脑血管剧烈收缩舒张,引发痉挛或循环障碍。建议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避免冷风直吹。 -
情绪与激素波动
高温易引发烦躁、血压波动,刺激血管收缩;睡眠不足则扰乱激素水平,进一步增加卒中风险。 -
不良生活习惯
高盐饮食、冷饮、酗酒等夏季常见行为会加重血管负担。猛喝冰水可能导致心脏负荷骤增,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总结:高温季节需主动预防——少量多次补水(每日2000ml以上)、合理使用空调、保持情绪稳定,并警惕“120”卒中信号(面部不对称、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慢性病患者应坚持服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