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会加重肺心病患者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加剧等,应对关键在于保暖防寒、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及规范用药。 寒冷刺激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和血管收缩,加重心肺负担,需从日常防护、医疗干预、长期管理三方面综合施策。
-
保暖防寒是首要措施
外出时穿戴保暖衣物,尤其护住口鼻和胸部;居家保持室温稳定(18-22℃),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寒冷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必要时佩戴口罩。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40%-60%),减少干燥对呼吸道的刺激。 -
警惕感染并科学用药
降温后呼吸道感染风险升高,若出现痰量增多、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痰培养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稳定期患者可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避免自行滥用止咳药,痰多时应以祛痰为主(如氨溴索),必要时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改善通气。 -
急性加重的紧急处理
若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立即就医。治疗以控制感染、纠正缺氧(低流量吸氧)和心衰为主,利尿剂需小剂量短期使用(如氢氯噻嗪+螺内酯),避免电解质紊乱。重度患者可能需无创通气或转入ICU。 -
长期管理的核心要点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坚持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低盐高蛋白饮食减轻水肿;每日监测体重和血氧。稳定期患者需规律使用吸入药物(如ICS/LABA),合并低氧血症者需长期家庭氧疗(>16小时/天)。
肺心病患者需建立“防重于治”的意识,降温季节尤其要关注天气变化和身体信号。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防护,可显著减少急性发作,维持心肺功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