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部分情况允许用医保卡支付,关键看产品类型和是否符合医保规定,同时注意区分医保卡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的使用。
医保卡是否能用于购买医疗器械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医保卡分为医保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参保人员使用医保卡支付医疗器械费用时,从个人账户扣除,而非统筹基金报销。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依据各地医保政策有所差异,但普遍允许支付符合规定的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通常,具有“械”字批准文号的器械,如血压计、血糖仪、雾化器等列入医保范围,而“消证字”号的消杀类产品,如碘伏消毒液、酒精湿巾等,不被纳入。例如,华为WATCH D2等获批二类医疗器械的产品,在定点药店或指定渠道消费时,可通过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并非所有智能穿戴设备均符合条件。产品需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具有明确的医用功能,如部分具备血压监测、医美修复功效的产品。如“腕部血压记录仪”类产品获批二类医疗器械后,购买时允许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需注意,即便如此,医保卡仅限个人账户支付,且不享受医保报销。除医疗器械外,部分地区医保个人账户还可用于支付疫苗费用或部分家用医用耗材,如口罩、医用敷料等,但必须符合“药品目录”及“诊疗项目”规定范围。
各地执行政策存在细微差别。例如,上海允许医保个人账户支付17种器械,江苏明确包括血压计、创口贴等具体品类。近年来,随着政策调整,医保个人账户功能逐步拓展,部分城市探索允许家庭共济或扩大支付范围,但均需严格符合国家规范,严禁用于养生、健身等非医疗用途。
总结来看,医疗器械能否刷医保卡取决于其器械性质、医保目录分类及当地政策。购买时需确认产品“械”字号资质并在指定机构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非参保人需遵循家庭共济等范围规定。如需进一步核实范围,建议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查询具体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