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高血压病人的护理需从药物控制、充分透析、饮食调整及日常监测多方面综合管理,同时需动态评估干体重、合理使用降压药并遵循个性化透析方案,以有效控制血压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透析高血压病人的核心护理措施在于药物与透析方案的协同干预,确保患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若患者已充分透析却仍存在高血压,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优先选择不被透析清除的药物类型,如ACEI或ARB类,需监测服药后的血压变化并调整剂量。透析过程中应视血压波动调整超滤量与血流量,避免过快脱水引发血压反弹性升高。
饮食管理直接影响血压控制效果,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量(建议不超过3-5克),警惕腌制食品、调味酱及高盐零食的隐性钠摄入。水分摄取需遵循「前日尿量+500毫升」的每日饮水基准,并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透析日避免大量进食以减少血液重新分布导致的低血压风险,可备甜食应急。
动态评估干体重是关键环节,需通过定期检查调整至最佳状态,减少体内残余水分对血管的压力。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家属观察肢体水肿、呼吸困难等容量负荷过重表现,及时反馈调整透析参数。同时需维持血管通路功能,内瘘侧肢体禁止采血、输液,透析后24小时内避免压迫穿刺点,导管护理需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日常监测与生活习惯调整需贯穿全程,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警惕体位性低血压,行动时缓慢改变体位。适当运动可增强血管弹性,但需避免过度疲劳,旅游或外出期间提前联系目的地透析中心备案。心理层面需疏导焦虑情绪,家属应协助督促治疗依从性。
规律透析联合科学管理能有效改善透析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患者应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出现血压异常波动或并发症征兆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以实现长期血压稳定并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