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高血压常由水钠潴留、肾素活性增高、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等因素引发,也可能受超滤、药物、精神状态影响,需针对性处理以降低风险。
水钠潴留
透析不充分或饮水过多易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同时通过充分透析清除多余水分,避免超滤不足或过量干扰血压平衡。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透析过程可能刺激肾素产生,激活该系统引发血管收缩。此时需调整降压药物方案,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抑制系统活性,辅助控制血压。
血管与神经功能异常
血管内皮损伤或交感神经兴奋均可致血压上升。通过戒烟、调节血脂保护内皮功能,并利用药物稳定神经状态可缓解症状,需结合医生指导长期维护。
透析参数与药物影响
透析液的钠浓度、超滤模式调整及某些降压药的清除均可能诱发血压波动。定期监测透析效果,合理调整透析时间、血流速度及药物剂量,必要时静滴硝酸甘油急救,减少风险。
情绪与并发症的关联
透析中紧张焦虑或合并心衰、贫血等可加剧血压问题。除心理疏导外,通过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或纠正贫血,同时优化透析充分性以综合降低血压。
维持血压稳定需多维干预,包括精准透析、生活管理、药物调控及定期随访。患者应与医生紧密配合,动态调整方案预防并发症,保障长期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