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没做好时,患者应第一时间收集病历、手术记录等证据,与医院协商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果,可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通过司法途径追究责任,同时需明确过错责任与赔偿范围。
发生手术失误后,患者首要是固定证据,包括原始病历、检验报告、手术记录及与院方的沟通记录等,避免关键材料缺失影响后续追责。随后主动联系医院医务科或管理部门,要求书面回复并协商补救措施,如二次手术、赔偿方案等。若院方推诿或结论争议,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并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第三方机构判定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及责任比例。对于伤残或死亡等严重情况,需同步准备民事赔偿诉讼,主张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补助等损失。若涉及医务人员严重失职,还可通过刑事途径追究责任。需特别注意,若手术本身存在客观风险且院方已履行告知义务,则可能属于不可抗力范畴。遇到纠纷时务必保持理性,优先通过行政调解或法律程序维权,切勿采取过激行为干扰医疗秩序。建议患者保存所有沟通录音、书面答复及鉴定报告,必要时委托专业医疗纠纷律师介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