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肛瘘手术需根据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瘘管类型综合选择,2岁内患儿通常保守治疗,5-10岁手术效果最佳,常用术式包括瘘管切开术、挂线引流术等,术后需注重肛周护理以减少复发。
-
保守治疗优先
2岁以内患儿因自愈可能性较高,首选高锰酸钾坐浴、抗生素等非手术方式,同时保持肛周清洁,避免感染加重。 -
手术时机与适应症
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建议5-10岁进行手术,此时瘘管较浅且垂直,手术成功率更高。低位肛瘘适用瘘管切开术,高位肛瘘可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兼顾疗效与括约肌保护。 -
常见手术方式
- 瘘管切开术:彻底切开瘘管,依靠肉芽生长愈合,适合低位单纯性肛瘘。
- 挂线引流术:通过橡皮筋缓慢切开瘘管,减少括约肌损伤,适合复杂或高位瘘管。
-
术后护理关键
术后1-2周为恢复期,需遵医嘱清洁创面、避免感染,复发率虽存在但可通过规范护理降低。
小儿肛瘘治疗需个体化评估,家长应密切配合医生,早期干预与科学护理是保障疗效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