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手术的专业名称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俗称“放支架”,是一种通过血管穿刺将金属支架植入狭窄冠状动脉以恢复血流的微创手术。
-
学名与简称
支架手术的学名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简称PCI),临床中也常被称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通过支架支撑狭窄血管,改善心脏供血。 -
手术原理与步骤
手术通过穿刺血管(通常为手腕或大腿根部)插入导管,在X射线引导下定位狭窄部位。先用球囊扩张血管,再植入金属支架(裸支架或药物洗脱支架)固定血管壁,防止再次狭窄。整个过程通常需局部麻醉,耗时约1-2小时。 -
适应症与关键指标
当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或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如胸痛、胸闷)时,医生会建议进行PCI。药物洗脱支架因表面涂有抗再狭窄药物,成为当前主流选择;而可降解支架则适用于特定患者,逐步替代传统金属支架。 -
术后管理与风险
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并定期复查血管状况。尽管PCI安全性较高,但仍可能引发血栓、再狭窄或感染等并发症,需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以降低风险。
支架手术作为冠心病的标准化治疗手段,凭借微创、高效的特点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需谨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随访,才能最大化手术效果并延长血管通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