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下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尿路邻近器官疾病以及药物或化学因素影响相关疾病四大类,其中泌尿系统疾病最为典型。
泌尿系统疾病是镜下血尿的主因,涵盖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间质性肾炎、尿路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及先天畸形(如多囊肾)。多数患者伴随尿频、尿急、腰痛或水肿症状,但部分早期病例可能无明显体征。需通过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及肾活检等手段确诊。
全身性疾病导致的镜下血尿占比较高,涉及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感染性疾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免疫相关疾病;以及慢性心力衰竭、肾动脉栓塞等心血管病变。此类血尿通常伴随发热、皮肤损害、关节痛或心悸等原发症状,需综合检验指标与病史判断。
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宫颈癌或急性阑尾炎,因炎症扩散或浸润直接累及泌尿系统,引发血尿。此类病变常表现为排尿困难、盆腔疼痛或妇科症状,需联合泌尿科与相关专科协同诊疗。
药物及化学物质刺激也是常见诱因,服用磺胺类药物、抗凝剂、重金属暴露或接触化学毒物时,可能破坏肾小管屏障功能致血尿。此类情况需对照用药史并停用相关物质,监测肾功能变化。
镜下血尿的诊断需结合尿常规、影像学及病理学多维筛查,患者发现镜下红细胞增多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诱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注意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高嘌呤饮食及剧烈运动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