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夸大病情的情况确实存在,这背后往往是受利益驱动,通过虚假诊断、诱导消费等手段谋取暴利,严重损害患者权益,但并非所有医院都会如此,大多数正规医疗机构秉持专业操守与道德准则。
第一,部分民营医院为弥补经营亏损或追求高额利润,会利用信息不对称夸大病情。例如某些医院篡改患者检验结果,虚构或夸大病症,以诱导患者接受高价治疗项目,还可能通过话术培训让医护人员夸大病情严重性,增加患者心理压力,使其接受不必要的医疗服务。一些男科医院甚至会偷偷在中药中违规添加西药,让患者误以为治疗有效果,从而持续消费。第二,非法行医与非法诊疗行为也会导致病情被夸大。偏远地区可能存在无资质人员打着“祖传秘方”“特效治疗”旗号开展诊疗,因缺乏专业能力,为掩盖误诊误治等情况,故意夸大病情,使患者病情看似严重,以此收取高额费用。第三,在医疗器材与药品销售环节也存在欺诈现象。某些医疗机构将普通药品高价出售,或者夸大医疗器械治疗效果,让患者购买高价产品,造成经济损失与健康风险。第四,也有一些不良医生为获取更多提成或完成业绩指标,在诊断过程中夸大病情。比如将普通感冒夸大为严重疾病,让患者进行一系列昂贵且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为避免遭遇此类情况,患者就医时需保持警惕。应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查看医生执业资格。就医过程中仔细了解病情与治疗方案,对夸大其词的表述保持怀疑,必要时可多咨询几家医院或专业人士。保留好病历、检查报告、费用清单等证据,若发现被夸大病情或遭遇过度治疗等情况,及时向医院投诉或向相关部门反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