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心性病毒感染主要症状包括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心慌胸闷、心律失常,重症可引发急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需警惕心脏扩大、心源性休克等危险信号并及时就医。
症状通常出现在病毒感染的1-3周内,早期表现为持续低热、全身乏力、咽痛、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出现心脏相关表现。典型症状有心悸、胸闷、胸痛及活动后气短,严重者可出现无法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力衰竭体征。心电图可能显示ST-T改变、异位心律或传导阻滞,心肌酶谱升高、C反应蛋白异常为关键实验室指标。
部分患者早期仅表现为轻微心悸或早搏,但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危重者会出现头晕黑矇、晕厥、恶性心律失常,甚至休克,夜间突发呼吸困难或胸痛需立即急救。儿童患者易出现喂养困难、易疲劳及多汗,大龄儿童可能诉心前区压迫感。
病毒种类繁多,常见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占比最高。诊断需结合病史、心肌标志物与病毒学检测,必要时行心内膜活检。预防强调增强免疫力、避免劳累,感冒或腹泻期间减少剧烈运动,出现可疑症状应尽早就诊。部分轻症患者可自愈,但重症死亡率较高,尤其需警惕心肌酶持续升高与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