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内传导阻滞最常见的原因是心房扩大或纤维化,通常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心脏病引起。这种电传导异常会导致P波增宽或切迹,但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房性心律失常。
-
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左心房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心房肌重构和纤维化,破坏心房内传导路径。这是临床最常见的诱因,尤其合并左心室肥厚时更易发生。 -
冠心病与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房肌供血不足,局部心肌坏死或瘢痕形成会阻断电信号传导。右冠状动脉病变可能直接影响窦房结及房室结周围传导系统。 -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常伴随心房结构异常,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和间质增生会显著延缓心房内电传导速度。 -
老年退行性变
60岁以上人群因心房肌自然老化,传导系统出现脂肪浸润或胶原蛋白沉积,可能发展为渐进性的房内阻滞。 -
炎症与代谢因素
心肌炎、淀粉样变性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可通过改变心房组织特性而诱发传导延迟。
早期心电图监测对高风险人群尤为重要,若发现P波时限超过120ms或呈双峰形态,建议进一步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多数情况下需针对原发病治疗,仅严重传导障碍者需考虑起搏器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