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内传导阻滞是一种异常的心脏电传导现象,通常提示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或心房肌病变,不属于正常生理状态。其核心表现为P波增宽或双峰,可能由心房扩大、心肌纤维化或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发,需结合临床评估潜在病因。
关键点解析
-
病理本质
房内传导阻滞是因心房肌或传导纤维(如结间束)受损导致的电信号延迟,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或心房肥大患者。心电图显示P波形态异常(如切迹、双向波),与正常窦性心律的窄P波明显不同。 -
分类与表现
- 不完全性阻滞:心房传导延缓,P波增宽>0.12秒,多见于左心房压力增高或心肌缺血。
- 完全性阻滞:心房局部区域与整体电活动分离,出现独立异位P波,需警惕洋地黄中毒或高钾血症。
-
临床意义
多数患者无症状,但可能进展为房颤等心律失常。高血压、肾衰竭或退行性病变患者需定期监测,部分病例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纠正电解质失衡)。
总结提示
发现房内传导阻滞应进一步排查心脏基础疾病,尤其伴随心悸或晕厥时需及时就医。无症状者亦需定期心电图随访,避免潜在风险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