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d瘫痪是一种与癫痫发作直接相关的短暂性神经系统异常症状,表现为癫痫发作后出现的单侧或局部肢体瘫痪,持续时间从数小时到几天不等,一般不超过36小时,且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Todd瘫痪是癫痫患者在癫痫发作结束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与癫痫发作期间或发作后的神经元异常放电密切相关,通常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短暂瘫痪,但以单侧肢体无力最为常见,尤其在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后更易发生。
该病症的本质是神经元功能暂时性紊乱,可能是由于脑部能量耗竭或神经递质失衡导致,但其具体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作时间点明确指向癫痫发作后,这与中风、偏瘫等病症的起病原因和病理过程显著不同。
临床诊断中需与中风、Todd瘫痪引发的中风模拟病(Stroke Mimic)区分,因其表现与缺血性中风相似,可能包括偏瘫、偏盲或意识障碍。但通过脑影像学检查(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可发现Todd瘫痪无典型血管分布的梗死特征,症状在数天内自限性恢复,无需溶栓治疗。
诱发因素包括癫痫频繁发作史、长时间抽搐(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未规律抗癫痫治疗及高龄患者,而某些代谢紊乱(如低血糖)或药物调整(如突然停用抗癫痫药)可能加重风险。
若患者在无已知癫痫病史情况下突发单侧肢体无力,医生会综合考量发作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结果,通过排除中风、急性脑卒中等疾病确诊,并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癫痫样放电的脑电图异常,同时根据发作频率调整抗癫痫治疗方案。
Todd瘫痪无需特异性治疗,重点在于管理和预防癫痫发作,对症支持治疗可改善短期症状。患者应定期随访以识别潜在的结构性脑病或代谢异常,避免因误诊延误中风等重症的救治机会,尤其需警惕类似病变在急诊科导致的不当处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