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挛缩是一种由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髋关节功能受限和特定步态异常。它并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能与幼时反复臀部肌肉注射等因素有关。
臀肌挛缩的成因
- 注射因素:幼时反复的臀部肌肉注射是臀肌挛缩的主要原因。注射药物的化学性损伤被认为是关键病因。
- 其他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因遗传或后天因素导致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
临床表现
- 步态异常:患者行走时常见“外八字”、摇摆步态,快步呈跳跃状态,跑步时腿外翻。
- 髋关节功能障碍:站立时下肢外旋,不能完全靠拢;坐下时双腿无法并拢,呈蛙式位。
- 其他症状:髋关节弹响、划圈征(下蹲时双膝先分开再并拢)、Ober征阳性等。
治疗方法
- 传统切开松解术:通过手术切除挛缩的臀肌和筋膜,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
- 关节镜下松解术:微创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是目前推荐的主流治疗方式。
总结与建议
臀肌挛缩并非正常现象,应及时就医确诊。若确诊,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微创手术(如关节镜下松解术)是当前优选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