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心悸患者可通过适度低强度运动改善症状,例如散步、瑜伽、太极、慢跑或骑自行车等,同时需注意运动强度、频率及伴随症状,严重心悸或疾病引起的心悸应优先就医。
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可缓解焦虑引发的心悸。瑜伽与太极通过舒缓动作结合呼吸调节,能增强迷走神经张力,改善心脏自主调节能力。慢跑需控制速度与时间,采用间歇性慢跑策略,避免长时间高心率运动,同时监测运动后心率恢复情况。骑自行车时注意调节阻力,保持匀速骑行,下肢力量不足者可替换为上肢骑行设备。散步是最安全的方式,建议在环境优美的平地以自然步速行走,配合手臂摆动增加心肺参与度。
运动时若出现胸痛、眼前发黑或持续心悸需立即停止并就医。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运动前充分热身并逐渐增加强度。搭配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及压力管理,避免咖啡因与酒精摄入。病理性心悸如心律失常或甲亢患者,应在专业指导下选择运动类型,部分患者需暂停运动接受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