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脉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传导阻滞)、气血亏虚及脾虚湿盛,其次为药物影响(如β受体阻滞剂)和内分泌异常(如甲减)。
-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心肌炎或心室传导阻滞会直接损害心脏功能,导致心率减慢。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也可能引发缓脉,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并及时干预。 -
气血亏虚与脾虚湿盛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时,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减弱,脉象表现为缓而无力,常伴乏力、面色苍白。脾虚湿盛者因湿邪阻滞气机,脉象缓而沉,多伴有食欲不振、肢体困重。 -
药物与内分泌因素
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药物会抑制心脏搏动速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因代谢率下降,导致基础心率降低,需通过激素检查明确诊断。
若出现持续缓脉,建议结合症状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