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伴心率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原因包括心律失常、全身性疾病以及生理性刺激等。需结合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心悸指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可伴随心率增快、减慢或不规则。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会使心脏跳动频率超过正常范围(>100次/分钟),患者可能感到“心脏狂跳”;而窦性心动过缓等慢速心律失常则表现为心率<60次/分钟,伴随心跳沉重感。心律不齐如早搏或房颤时,患者会感知到心脏停顿或乱跳。
全身性疾病是心悸的重要诱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代谢加速,刺激心脏兴奋;贫血时血红蛋白不足,心脏需加快泵血补偿供氧;低血糖则触发应激反应使心跳升高。精神压力、焦虑等会通过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引发短暂性心悸。
生活习惯与药物也可能诱发症状。咖啡因、酒精或过量运动增加心脏负荷;某些药物如哮喘吸入剂可能影响心率。生理性心悸通常在刺激消失后缓解,但持续性症状需排查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冠心病等。
若出现心悸伴头晕、胸痛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日常需避免过量刺激物,保持规律作息,并建议定期体检排查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