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蝇舌征是一种由抗精神病药物长期使用引发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D),典型表现为舌头不自主突然伸出口外,类似捕蝇动作,常伴随口唇、面颊等部位重复刻板的不自主运动,严重时可导致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
主要特点
- 病因明确:与长期(1年以上)服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类抗精神病药密切相关,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减药或停药可能诱发症状加重。
- 典型症状:以口-舌-颊三联症(BLM综合征)为主,包括舔舌、撅嘴、鼓腮等,儿童患者更易出现面部肌肉异常运动。
- 疾病分类:属于肌张力障碍的一种,与颅内压增高或脑脊液循环障碍无关,需与亨廷顿病、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等鉴别。
防治要点
- 预防: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相关药物,定期评估用药必要性;保持口腔卫生,减少念珠菌感染风险。
- 治疗:目前无特效疗法,以调整药物(如换用氯氮平)、对症支持为主,严重者需结合康复训练改善生活质量。
早期识别和干预是关键,患者及家属应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