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失语是一种因大脑语言中枢(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损伤导致的言语理解障碍疾病,核心表现为“听力正常但听不懂话”,患者常滔滔不绝却答非所问,用词混乱且不自知。
-
核心症状
患者听觉功能完好,但无法理解他人或自己的语言,表现为言语流畅却缺乏实质内容,如频繁使用无意义词汇或语法错误。典型特征是“自说自话”,对简单指令(如“张嘴”)也难以执行。 -
病因与病变区域
主要由脑出血、脑梗死等损伤大脑优势半球的Wernicke区(颞上回后部)引起,该区域负责听觉语言记忆整合,损伤后导致语言理解与组织功能中断。 -
与其他失语症的区别
不同于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但表达困难),感觉性失语以理解障碍为主,且患者意识不到错误,易被误诊为精神疾病。常伴随轻度失读、失写,但口语障碍最突出。 -
治疗与预后
需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和原发病治疗,早期干预可改善理解能力,但恢复程度与脑损伤范围相关,部分患者可能遗留长期语言障碍。
若发现他人出现“说话流利却难以沟通”的情况,应警惕感觉性失语,尽早就医评估大脑功能,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