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以反复的癫痫发作为特征;癫痫样发作则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类似癫痫症状但未达癫痫诊断标准的短暂性发作。两者关键区别在于发作性质和诊断标准,正确区分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治疗和护理。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同步化放电引发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其发作具有刻板性特征,常见表现包括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失神发作等,患者需通过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癫痫的确诊需依赖脑电图异常放电证据及发作规律性等证据链。
癫痫样发作表现为突发性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包含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但脑电图可能呈现非特异性异常甚至正常。其病因复杂多样,涵盖脑部感染、代谢紊乱、中毒或外界刺激等,需针对具体病因治疗,不能直接套用抗癫痫药物。发作频率较低且无固定模式是重要鉴别点。
两者的核心差异体现在四方面:癫痫为大脑神经元异常同步化放电所致慢性病;癫痫样发作病因分散且发作无规律;癫痫存在反复发作特征,脑电检测呈持续异常;癫痫样发作单次发作后症状消失,多数无需长期服药。发作时长多在5分钟内终止,但严重者可能引发短期认知障碍。
公众急救时需注意:癫痫发作时保持患者侧卧体位防窒息,禁止向口中塞物或强行按压肢体;癫痫样发作在未明确病因前应以对症处理为主。两类患者均需规律作息和避免诱发因素,但癫痫患者需固定服药时间确保血药浓度。临床区分二者需结合发作史、家族史及专业检查综合判断,不可仅凭症状主观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