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引发的晕厥需紧急处理并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关键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快速送医,常见病因如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等可通过药物、手术、介入等综合手段改善,患者需长期管理并预防复发。
心脏病引发的晕厥通常是心脏功能异常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所致,可能由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结构异常(如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肺栓塞等引起。紧急情况下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让患者平卧并头低足高位以促进脑部供血,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若颈动脉搏动消失需立即实施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快速送医。
针对病因治疗是改善心源性晕厥的核心。心律失常需根据类型选择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介入治疗(心脏电复律、射频消融术),严重者需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或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结构性心脏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可通过药物减轻梗阻,药物无效时考虑室间隔切除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需在重度时行瓣膜置换术;肺栓塞则需抗凝或溶栓治疗(如肝素、尿激酶),必要时手术取栓。
日常预防同样重要。患者需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和血压,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指标,规范服药并警惕复发风险。家属应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未确诊者若出现晕厥伴心悸、黑矇等症状,须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心源性晕厥死亡率高,但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风险,改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