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抽搐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肌肉不自主收缩症状,常见于癫痫、高热惊厥、低钙血症或破伤风等疾病,严重时可能伴随意识障碍或器官损伤。
-
常见病因
- 癫痫: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典型表现为全身强直性抽搐、意识丧失,可能伴随口吐白沫。
- 高热惊厥:多见于幼儿,体温骤升时引发短暂抽搐,通常无后遗症。
- 电解质紊乱:如低钙血症,因肌肉兴奋性增高引发局部或全身抽搐。
- 破伤风或狂犬病:由特定病原体感染引起,伴随牙关紧闭、恐水等特征性症状。
-
症状特点
抽搐形式多样,包括全身强直、局部肌肉抽动或眼球震颤,持续时间从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暂停或骨折等并发症。 -
应对与注意事项
- 急性发作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咬伤舌头,及时就医。
- 长期反复抽搐需排查脑部疾病或代谢异常,如癫痫患者需规律服药。
若出现不明原因抽搐,尤其是伴随高热或外伤史,应尽快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