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累计惠及超100万人次,显著降低单周期治疗自费负担达50%以上。
中国各省份推动辅助生殖进医保的进程,标志着生育支持政策进入全新阶段。从区域覆盖来看,北京市于2023年7月率先落实16项辅助生殖项目医保报销,随后广西、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多地跟进,至2024年已实现全国范围普及。政策具体执行中,各地标准略有差异:北京市医保基金支付比例较高,部分城市报销比例达60%-90%,单个试管婴儿周期总费用从4万元压缩至2万-3万元;湖北省则采用阶梯式报销机制,职工医保按75%、城乡居民医保按65%的比例支付,且不设起付线,年度累计报销额度与住院限额合并计算。此举不仅减轻患者短期经济压力,还释放长期生育需求——以广西为例,年内结算超21万次辅助生殖门诊服务,支出达4.31亿元。国家医保局明确后续将动态调整支付目录,结合基金承受能力与技术规范,优化服务结构,进一步释放生育潜能。未来,辅助生殖的可及性提升或成为优化人口结构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