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纳入医保的药医院买不到?主要原因包括医院药占比考核限制、医保控费压力、药品利润低导致采购动力不足等。
-
药占比考核限制
医院对药品收入占总医疗收入的比例有严格考核(通常要求控制在30%以下)。高价医保药可能拉高药占比,导致医院更倾向于减少这类药品的采购,转而使用检查、治疗等其他收入来源填补。 -
医保控费压力
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制下,医院需自行控制费用支出。若高价药使用过多,可能超支,影响医院整体收益。医院可能优先采购低价替代药,或直接限制部分医保药的开具。 -
药品利润低,采购动力不足
部分医保药(如集采药品)价格大幅降低,医院加成有限,甚至可能亏本销售。相比之下,非医保药或高利润药品更受药房青睐,导致医保药“进院难”。 -
医院库存管理倾向
医院药房空间有限,倾向于储备高频使用、周转快的药品。若某医保药需求分散或用量小,可能被判定为“非必需”,从而不纳入常规采购清单。
提示: 若遇医保药短缺,可尝试向医院医保科反馈,或通过定点药店凭处方外购(部分城市支持“双通道”购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