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低热不退可能与感染、免疫、血液及肿瘤相关疾病有关,需警惕结核、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系统异常及恶性肿瘤四大病因,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低热不退是体温持续在37.3℃-38℃之间超过正常周期的表现,常见于四类疾病。感染性疾病是首要病因,如结核菌感染常引发午后低热、乏力、咳嗽等症状,而慢性胆道感染或真菌感染也可能导致长期低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因免疫系统紊乱引发低热,同时伴随关节疼痛、皮肤红斑等表现。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或淋巴瘤,因白细胞异常增殖或免疫功能下降,导致低热伴随贫血、出血或骨痛等症状。肿瘤相关疾病如肺癌、肝癌或胰腺癌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低热,同时伴有体重骤减、食欲不振等警示信号。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热或女性生理期激素波动等也可能引发低热,但几率相对较低。
低热虽常见,但病因复杂且可能提示严重健康问题。若伴随持续低热、体重变化或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液、影像学或组织检查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定期监测体温变化,关注伴随症状,是早期识别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