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多地推行产检费用纳入居民医保门诊保障政策,职工医保报销比例高达70%且孕期内最高支付限额2000元,居民医保报销比例60%且孕期内最高支付限额1500元,同时全面取消住院分娩起付标准、优化生育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并强化新生儿医疗保障,显著减轻家庭生育负担。
政策覆盖范围与报销比例
自2025年起,参保人员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费用纳入基本医保门诊保障范围,不设起付标准,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为70%,孕期内最高支付限额2000元,超出部分进入普通门诊统筹;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为60%,孕期内最高支付限额1500元,其余部分纳入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多项常规产检项目如B超、胎心监护、超声图文报告等均属报销范畴。
住院分娩与结算方式调整
参保人员住院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执行普通住院报销比例且取消起付标准,费用结算由此前的单病种限额改为按病组(DRG)付费模式。生育医疗费用计入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超额合规费用可叠加职工大额补助或居民大病保险。
新生儿医疗保障强化
新生儿出生后90天内参保缴费即可自出生日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缴费前产生的合规医疗费用可追溯报销。部分地区增设儿科特例单议机制,对复杂危重症病例给予合理补偿,优化医保总额分配机制以适配儿科医疗需求。
新政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
通过扩大产检报销范围、取消住院门槛、升级结算模式,家庭生育经济压力明显缓解,同时完善新生儿医保衔接,消除医疗环节的后顾之忧。政策的实施为优化生育环境、促进人口结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