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正畸手术的完整流程通常需要1.5—3年,具体时长因年龄、畸形复杂度和患者配合度而异。关键阶段包括咨询检查、方案制定、佩戴矫治器、定期复诊及保持器巩固,其中成人正畸可能因骨骼定型需更长时间,而青少年矫正效率更高。
- 初诊与检查(1—2周):医生通过口腔检查、X光片和牙齿模型分析畸形程度,明确治疗目标。部分患者需先处理龋齿、牙周炎或拔牙。
- 个性化方案设计(1—2周):医生结合检查结果推荐矫治器类型(如金属托槽、隐形牙套),并告知风险、费用及预期效果,双方确认后签字。
- 矫治器佩戴与适应(1—2个月):安装矫治器后需适应期,期间可能伴随轻微酸痛。隐形牙套需每日佩戴20—22小时,传统托槽需避免硬黏食物。
- 定期复诊调整(每月1次):医生根据牙齿移动进度调整矫治器力度,复诊频率依进展动态调整,拖延可能延长疗程。
- 保持器阶段(1—2年起):拆除矫治器后需全天佩戴保持器1年,逐步过渡至夜间佩戴,防止反弹。复杂病例可能需终身佩戴。
提示:正畸效果与医患配合度强相关,按时复诊、保持口腔卫生及避免损坏矫治器能显著缩短周期。尽早矫正(如青少年期)可减少后续手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