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并非必须加骨粉骨膜,关键取决于患者牙槽骨条件。若骨量充足可直接种植,但骨量不足时(如长期缺牙、牙周炎导致吸收),骨粉能增加骨高度密度,骨膜则防止骨粉流失,显著提升种植成功率和稳定性。以下是具体分析:
-
牙槽骨条件决定需求
牙槽骨宽度需至少比种植体直径大4毫米(如种植体4毫米宽,则骨宽度需8毫米)。若骨量不足,骨粉能填补缺损,骨膜覆盖保护。反之,骨量充足者无需额外材料。 -
三类人群常需植骨
- 骨密度不足者:长期缺牙导致骨质疏松。
- 骨量缺损者:牙周炎、外伤等造成牙槽骨吸收。
- 高龄患者:自然衰老导致骨密度下降。
-
植骨材料的科学选择
颗粒状骨粉易被吸收,适合小范围缺损;团块状骨粉或自体骨块空间维持能力更强,适合中重度骨缺损。临床中常将骨粉与患者血液混合成“黏性骨”,增强塑形性和成骨效果。 -
不植骨的风险
骨量不足直接种植易导致种植体松动、邻牙移位或咬合紊乱,5年内失败率可高达30%。植骨后稳定性提升,10年成功率超90%。
提示:术前需通过口腔CBCT精准评估骨量,由专业医生制定方案。尽早种植可避免骨量进一步流失,减少植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