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牙后牙槽骨通常不会继续萎缩,甚至能有效延缓骨吸收,但需满足种植体稳定性、控制牙周病及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等条件。以下是关键点分析:
-
种植体的保护作用
种植牙通过人工牙根与牙槽骨形成骨结合,模拟天然牙根功能,对牙槽骨产生生理性刺激,减少骨流失。国际标准显示,种植牙周围骨量每年吸收≤0.1mm属正常范围,远低于缺牙后的快速萎缩速度。 -
影响因素与风险控制
- 牙周健康:牙周炎是导致骨萎缩的主因,种牙后需定期清洁、控制炎症。
- 咬合平衡:不当咬合力可能加速骨吸收,需通过精准修复设计分散压力。
- 全身因素:骨质疏松、糖尿病等需同步管理,吸烟者需戒烟以保障骨代谢。
-
特殊情况处理
若种植体周围发炎或骨量不足,可通过植骨手术(如GBR技术、上颌窦提升)或使用骨粉修复缺损,但骨吸收严重时需先治疗再种植。 -
长期维护要点
定期复查、专业清洁及避免咬硬物是维持骨量的关键。薄骨患者可结合结缔组织移植增强稳定性。
总结:种牙能显著降低牙槽骨萎缩风险,但成功依赖医患协作——术前评估骨条件、术中精准操作、术后严格维护,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