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侧面牙龈出现凸起硬块是常见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血凝块、牙槽骨碎片或感染。以下将分点详细说明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血凝块
拔牙后,拔牙窝会形成血凝块,用于保护伤口并促进愈合。如果血凝块未能正常形成或脱落,可能导致牙龈表面出现硬块。这种硬块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
二、牙槽骨碎片
拔牙过程中可能损伤牙槽骨,导致骨碎片残留在牙龈内,形成硬块。这种情况通常会在拔牙后2-3周内逐渐吸收,但若硬块较大或持续存在,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三、感染
牙龈感染是拔牙后硬块的另一原因。感染可能引发炎性肉芽组织或脓肿,表现为硬块伴随红肿、疼痛。此时,需及时就医,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保持口腔清洁。
四、护理建议
- 保持口腔清洁: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之后可使用盐水轻轻漱口,预防感染。
- 避免刺激:避免吸烟、饮酒及食用过硬或辛辣食物,以免影响愈合。
- 冷敷消肿:若硬块伴随肿胀,可使用冰袋冷敷,每次20分钟,每日数次。
- 定期复查:拔牙后1-2周内复查,确保愈合情况良好。
五、恢复时间
拔牙后牙龈硬块通常在1-2周内逐渐消失。如果硬块持续存在或伴随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通过以上护理和观察,拔牙后的硬块问题大多可顺利解决。如有疑虑,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