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牙洞里的白色软软物质通常是正常愈合的伪膜、食物残渣或肉芽组织,但也可能是感染迹象(如伴随疼痛或异味)。无需过度担心,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就医处理。
- 伪膜形成:拔牙后伤口表面会形成白色或黄白色保护膜,由纤维蛋白和细胞碎片组成,是愈合的自然过程。通常1-2周内会自行脱落,强行清除可能延缓愈合。
- 食物残渣滞留:尤其是软质食物(如面包、米饭)易卡在牙洞中,吸水后膨胀成白色软物。可用温盐水轻柔漱口清除,避免用力戳刺伤口。
- 肉芽组织生长:愈合初期的新生组织呈白色柔软状,是修复牙槽骨的正常现象。若伴随轻微出血或敏感属正常,持续观察即可。
- 止血材料残留:医生放置的明胶海绵或棉球未完全溶解时可能残留,通常无需处理,但若长时间未排出可咨询医生。
- 感染风险提示:若白色物质伴有剧烈疼痛、恶臭或发热,可能是干槽症或化脓性感染,需立即就医清创并抗感染治疗。
拔牙后应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食物和剧烈漱口,定期观察愈合情况。多数白色软物属正常现象,但异常症状需及时干预以确保安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