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流血一整晚属于异常情况,需要警惕持续出血风险和感染可能。正常情况下,拔牙后24小时内少量渗血(血丝状)是常见的,但活动性出血超过8小时或血块脱落需及时处理。
分点说明注意事项:
-
判断出血程度
- 轻微渗血(唾液带血丝):用消毒纱布轻咬30分钟,避免漱口或吮吸伤口。
- 血流不止(鲜红色、频繁换纱布):可能伤及血管,立即就医。
-
止血关键措施
- 正确咬合纱布:压迫伤口1-2小时,勿频繁更换或提前吐出。
- 冷敷辅助:冰袋敷脸颊(10分钟/次)收缩血管,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
感染风险信号
- 出血伴随剧烈疼痛、发热、异味提示感染,需抗生素干预。
- 24小时后仍渗血或血块发黑,可能为干槽症前兆。
-
禁忌行为
- 术后48小时内禁止吸烟、饮酒、剧烈运动,以免破坏凝血。
- 勿用舌头舔舐或手指触碰伤口,防止血块脱落。
总结建议:若夜间出血无法观察或持续加重,优先急诊处理。白天出血可尝试加压止血,失败后需牙医检查缝合。术后72小时是愈合关键期,保持口腔清洁(轻柔漱口)并遵医嘱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