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正式建立,通过“连续参保奖励”“零报销激励”等创新措施,鼓励群众持续参保,同时放宽户籍限制、扩大个账共济范围,全面提升医保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
激励机制激发参保积极性
- 连续参保奖励:居民医保连续缴费满4年后,每多缴1年大病保险封顶线提高至少1000元,中断后年限清零但保留已获额度。
- 零报销激励:当年未使用医保的参保人,次年大病保险封顶线提高至少1000元,使用后激励额度清零。两项激励累计不超过原封顶线的20%。
-
等待期规则保障公平性
断缴后再参保需经历3个月固定等待期,断缴每多1年增加1个月变动等待期,期间医疗费用不报销。缴费可修复变动等待期,但固定等待期不可减免。 -
放宽户籍限制与个账共济
- 非户籍常住人口(如中小学生、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就业地或常住地参保。
- 职工医保个账共济范围扩展至兄弟姐妹、祖孙等近亲属,并逐步推进跨省使用。
-
财政补助与待遇优化
2024年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增至每人每年670元,部分地区将新增筹资用于强化门诊保障,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
这一长效机制从2025年起实施,通过“激励+约束”双轨并行,既鼓励长期参保,又防范投机性参保,推动医保制度更公平、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