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费用中的医疗性质支出(如药品费、抢救费)通常可医保报销,但车费、担架费等非医疗费用需自费,具体比例因地区和医保类型而异,一般为60%-90%。
-
报销范围:仅限急救过程中的医疗费用,包括检查费、治疗费、医保目录内药品费等。非医疗支出如救护车调度费、车辆使用费不纳入报销。部分城市(如上海)明确区分急救与康复转运服务,后者费用需自理。
-
报销条件:需满足紧急医疗需求(如突发疾病、意外伤害),且在医保定点机构接受服务。因工伤、交通事故等第三方责任导致的急救费用,医保不予报销。参保人员需及时出示医保卡或电子凭证,否则可能需先垫付后手工报销。
-
地区差异:
- 天津、上海等城市已实现120急救医疗费联网直接结算,其他地区逐步推进。
- 报销比例和范围因地而异,例如上海院前急救医疗费按一级医疗机构标准报销,车费除外。
-
报销流程:
- 联网结算:直接刷医保卡或扫码支付,系统自动扣除报销部分。
- 手工报销:垫付后凭发票、诊断证明等材料,通过线上平台(如“津医保”APP)或线下医保窗口申请。
提示:急救后务必保留所有票据,及时核对报销金额。政策可能调整,建议通过当地医保中心或官方渠道查询最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