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去世后抢救费用的医保报销问题,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可报销情形
-
抢救期间费用报销
若参保人员在抢救期间接受治疗,符合医保目录的医疗费用(如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等)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与后续住院费用累计计算。
-
门诊抢救后转住院费用
参保人员因门诊紧急抢救后转住院的,门诊抢救费用与后续住院费用可合并计算,按一次住院处理。
-
抢救后死亡相关费用
若抢救后死亡,其发生的医疗费用(包括门诊抢救费用)可按规定报销,需提供门诊抢救病例、处方、发票原件、死亡证明等材料。
二、报销比例与流程
-
报销比例差异
-
新农合 :
-
镇卫生院:60%
-
二级医院:40%
-
三级医院:30%
-
-
职工医保 :
-
住院费1.3万-3万元:85%
-
其他范围:按相应比例报销。
-
-
-
报销流程
-
出院时直接使用医保卡结算;
-
异地就医需提供异地就医备案材料;
-
特殊疾病需额外申请特殊疾病门诊报销。
-
三、注意事项
-
账户处理
假人死亡后,医保账户将停止使用,个人账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
时效要求
报销需在医疗费用发生后一定期限内提出,通常为1年。
-
特殊情况
-
门诊慢特病未及时报销的费用,家属可补缴后申请报销;
-
若存在冒用医保卡行为,医保将拒绝报销。
-
四、法律依据
医保报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政策执行,确保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
建议 :家属应尽快联系医保经办机构,提供完整材料办理报销手续。如需进一步确认,可咨询当地医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