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受伤后通过医保报销医疗费用,公司仍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承担其他赔偿责任。具体说明如下:
一、医保与工伤赔偿的关联性
-
医保仅覆盖医疗费用
医保用于报销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手术费、康复费等,但工伤赔偿范围更广,还包括误工费、护理费、伤残赔偿金等。
-
两者不冲突
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是两种不同的保障机制,前者是强制性的社会福利,后者是商业或社会医疗保险。工伤职工可以同时享受两者待遇,但需注意报销范围和程序。
二、公司需赔偿的项目
-
医疗费用
医保报销后,公司需承担自费部分及医保未覆盖的费用(如超出医保限额、药品目录外的费用)。
-
非医疗费用
包括:
-
停工留薪期工资 :按原工资标准支付,期间不享受社保待遇;
-
护理费 :根据护理等级支付,通常由公司承担;
-
交通费、住宿费 :因治疗或康复产生的合理费用;
-
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 :按当地标准计算;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 :经劳动能力鉴定后支付;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 :构成伤残时额外获得。
-
三、注意事项
-
证据收集
职工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医疗费用发票等材料,以便主张各项赔偿。
-
赔偿顺序
先通过医保报销医疗费用,剩余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和公司按比例承担。若公司未依法参保,需承担全部差额。
-
协商与救济
可先与公司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
四、特殊情况说明
-
第三人责任 :若工伤由第三方造成,医疗费用由第三人承担,医保基金先行垫付后向第三人追偿;
-
用人单位责任免除 :用人单位若已依法缴纳工伤保险,无需承担医疗费用,但需承担其他工伤待遇。
医保仅覆盖医疗费用,工伤赔偿包含更全面的保障,公司需在医保基础上履行其他法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