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共济、DIP支付
2025年职工医保跨省使用主要涉及以下新政策与操作方式,综合整理如下:
一、核心政策内容
-
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自2025年1月12日起,全国31个地区(含江苏、河北等9省)正式启用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功能,允许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本人及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缴纳居民医保和支付医疗费用。
-
DIP支付方式推广
全国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继续实施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2025年将推动DRG/DIP2.0版分组方案落地,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二、操作指南
-
跨省共济使用流程
-
近亲属参保 :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办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选择参保地、就医地及备案类型(长期/临时),上传社保卡照片即可。
-
医疗费用报销 :就医时直接出示医保二维码结算,未备案的需出院后补办备案手续。
-
-
异地就医备案
-
线上备案 :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选择“异地就医备案”,填写参保地、就医地、备案类型及有效期限,上传社保卡照片,审核通过后1-3天生效。
-
备案材料 :长期备案需提供居住证,临时备案需提供转诊证明。
-
三、注意事项
-
政策覆盖范围
截至2025年底,全国基本实现职工医保个账资金跨省共济,但具体开通地区可能因政策推进速度不同存在差异,建议提前查询当地医保部门通知。
-
费用报销时效
未及时备案的医疗费用需出院后补办备案手续,报销时需提供出院证明、病历单等材料。
-
DIP支付规则
DIP支付按病种分值与费用标准结算,患者需关注参保地医保目录及医院等级差异,部分特殊病种可能通过预付金等机制保障。
四、常见问题解答
-
跨省就医直接结算 :需确保就医地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部分城市(如河北、江苏)已实现全覆盖。
-
个人账户余额转移 :目前暂不支持跨省转移个人账户余额,需在参保地办理转移手续。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医保局及各地医保部门的最新政策,具体操作以当地最新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