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社保基数 7700 退休后领取的金额无法直接确定,因为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构成,受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等多种因素影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参保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缴费年限 ×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而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 参保人缴费基数(7700)/ 上年平均工资。若缴费年限越长、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越高。比如,缴费年限 30 年和 20 年,在其他条件相同下,30 年缴费年限对应的基础养老金会更多。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 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 ÷ 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社保基数 7700,意味着每月个人缴纳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相对固定(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一般为 8%,即每月进入个人账户金额为 7700×8%)。若退休年龄早,对应的计发月数多,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少;反之则多。例如,50 岁退休计发月数 195,60 岁退休计发月数 139 ,相同个人账户储存额下,60 岁退休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会多于 50 岁退休的情况。
- 过渡性养老金(针对特定人群):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且建立个人账户前有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 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本人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 ×1.3% 。若在建立个人账户前工作时间长、缴费指数高,过渡性养老金就会多。
想要准确计算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需明确自己的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等详细数据,通过上述公式计算。若涉及过渡性养老金,还需确定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