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社保基数 17800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无法直接确定,因为养老金的计算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退休年龄、缴费年限、退休上年度本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等。以下为您详细分析:
-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 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1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 缴费年限 ×1% 。社保基数 17800 体现了缴费基数较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会使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较高,从而提高基础养老金。但由于不知道退休时上年度本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以及缴费年限,无法准确计算基础养老金。例如,若退休时上年度本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6000 元,缴费年限为 30 年,平均缴费指数假设因 17800 的社保基数达到 1.5(仅为假设便于理解),基础养老金 = 6000×(1 + 1.5)÷2×30×1% =2250 元 。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 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本人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社保基数 17800 意味着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较多(个人缴纳比例一般为 8%,即每月进入个人账户金额为 17800×8% =1424 元),在退休年龄确定(如 50 岁退休对应计发月数为 195 个月,55 岁为 170 个月,60 岁为 139 个月)的情况下,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会因高基数缴费而增加,进而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假设 60 岁退休,缴费 30 年,不考虑利息,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1424×12×30 =512640 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 512640÷139≈3688 元 。
- 过渡性养老金: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且建立个人账户前有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 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本人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 ×1.3% 。若存在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7800 的社保基数同样会影响平均缴费指数,对过渡性养老金产生作用。但由于不清楚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等信息,无法计算。
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可能还有过渡性养老金)的总和。福建莆田社保基数 17800 在其他条件有利的情况下,会倾向于让退休人员领取到较高金额的养老金,但需明确退休年龄、缴费年限、退休上年度本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等信息才能精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