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医院医保设置每次住院起付线的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综合解释:
一、医保基金可持续性
-
平衡收支压力
我国医保基金面临较大收支压力,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总收入仅覆盖约92.96%的支出,自付比例高达27.04%。起付线通过限制小额医疗费用由个人承担,降低医保基金对小额住院的负担,确保基金用于更需要的重大疾病治疗。
-
防止过度医疗
无起付线可能导致小病大养现象,即通过频繁住院获取更高报销比例。起付线设置后,小额费用需自费,可有效遏制不必要的住院行为,降低医疗资源浪费。
二、费用分担机制
-
体现共担原则
医保制度遵循“个人与医保基金合理分担”的原则,起付线作为自费门槛,明确划分个人责任与基金责任,避免完全依赖医保。
-
差异化报销策略
职工医保报销比例(约70%)高于城乡居民医保(约60%),但起付线标准统一。这种设计既保障了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又通过不同层级医保制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政策设计与改革方向
-
与支付方式改革衔接
国家正在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区域点数法等新型支付方式,起付线设置有助于引导医疗机构控制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
特殊药品与服务的保障
对于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等特殊治疗,医保不设起付线,仅按约定比例报销,体现政策对重大疾病的倾斜。
总结
江西省医院医保每次住院设置起付线,是医保基金可持续性、费用合理分担及政策协同效应的综合体现。这一机制既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权益,又通过精细化管理维护了医保制度的整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