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扬州,社保基数的选择会影响到个人社保缴费金额以及未来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以下是社保基数6900元和5000元的主要区别:
社保缴费金额
- 养老保险:
- 基数为6900元时,个人缴纳部分为6900×8%=552元,单位缴纳部分为6900×16%=1104元。
- 基数为5000元时,个人缴纳部分为5000×8%=400元,单位缴纳部分为5000×16%=800元。
- 医疗保险:
- 基数为6900元时,个人缴纳部分为6900×2%=138元,单位缴纳部分为6900×7%=483元。
- 基数为5000元时,个人缴纳部分为5000×2%=100元,单位缴纳部分为5000×7%=350元。
- 失业保险:
- 基数为6900元和5000元时,个人和单位缴纳比例均为0.5%,因此缴纳金额相同,分别为(6900×0.5%=34.5元)和(5000×0.5%=25元)。
-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个人不缴费,单位缴费比例根据行业风险等级确定,这里假设最低标准,单位为(6900×0.4%=27.6元);生育保险个人不缴费,单位缴费比例为0.8%,单位为(6900×0.8%=55.2元)。
养老金计算
养老金的计发基数通常与个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有关。在扬州,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如6900元)会导致个人缴费金额增加,从而积累更多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这将直接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金额,进而可能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总额。相反,选择较低的缴费基数(如5000元)会导致个人缴费金额减少,个人账户储存额相应减少,退休后的养老金总额也会相应降低。。
总的来说,社保基数6900和5000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每个月的社保缴费金额和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上。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虽然会导致每月缴费金额增加,但长远来看,可能会为个人提供更高的退休保障。建议根据个人经济状况和退休规划,选择合适的社保缴费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