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类2860种,乙类1133种
根据国家医保局及各地医保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医保目录药品分类情况如下:
一、药品分类标准
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主要分为 甲类、乙类和丙类 三类:
-
甲类药品 :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参保人全额纳入报销范围。
-
乙类药品 :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略高的药品,参保人需自付一定比例(通常10%-35%)后按比例报销。
-
丙类药品 :价格较高的药品,完全由患者自费。
二、2025年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3月)
-
总药品数量
截至2025年3月,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为 3159种 ,其中:
-
西药:1396种
-
中成药:1336种(含民族药95种)
-
协议期内谈判药品:427种
-
中药饮片:892种。
-
-
甲类药品
-
数量 :2860种(2021年数据)
-
特点 :临床必需、价格较低,全额纳入报销范围。
-
-
乙类药品
-
数量 :1133种(2024年数据)
-
特点 :价格略高于甲类,需自付10%-35%后报销。
-
三、地区差异说明
-
药品数量差异 :不同省份可能因经济水平和医疗需求调整药品目录,导致甲乙类药品数量存在差异。例如,2024年某地医保目录中甲类药品1858种,乙类817种。
-
自付比例差异 :同一药品在不同省份的自付比例可能不同,需以当地医保政策为准。
四、其他说明
-
谈判药品 :部分乙类药品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价格可能降至甲类水平。
-
中药饮片 :均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需按剂型及地区政策确认。
建议参保人员就医前通过医保官方渠道(如国家医保局官网、当地医保局APP)查询具体药品目录及报销比例,以确保合规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