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医保体系以基本医疗保险为核心,包含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两大主体,并延伸出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补充保障,共同构成多层次医疗保障网。以下是具体分类及特点:
-
基本医疗保险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在职职工及灵活就业人员,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按月缴纳,享受较高报销比例(约80%)和终身待遇(累计缴费满年限后退休免缴)。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原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覆盖无业居民、学生、农村人口等,按年缴费并享受财政补贴,报销比例约70%,需持续缴费才能享受待遇。
-
补充医疗保险
- 大病保险:对基本医保报销后的高额费用二次报销,职工和居民分别对应“职工大额医疗补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为当地人均收入50%,报销比例超60%。
- 企业/公务员补充保险:单位自愿建立的额外保障,如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进一步降低个人负担。
-
医疗救助
针对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体,提供参保资助和费用兜底报销,防止因病致贫。
提示: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不可重复参保,灵活就业者可自主选择。医保目录内的药品、诊疗项目方可报销,非定点机构(除急诊)或第三方责任医疗费用不纳入范围。建议根据自身职业和需求选择参保类型,并关注地方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