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兴(哺光仪)作为近视辅助治疗仪器,其潜在危害主要包括眼部不可逆损伤、虚假宣传误导及个体差异风险。尽管部分研究称其可延缓近视进展,但国际权威专家指出,其使用的3R类激光(输出功率1-4.99mW)可能对视网膜和黄斑区造成永久性伤害,且存在夸大疗效的合规争议。
- 眼部健康风险:艾尔兴发射的650nm红光属于三级A类激光,长期照射可能导致视网膜温度升高,引发黄斑光损伤、视功能异常等。临床案例显示,有儿童使用后出现视力骤降、色觉异常,甚至被迫休学。
- 疗效与安全性争议:厂商宣称“控制近视效果达97%”“缩短眼轴”,但国家规定近视无法治愈,此类宣传涉嫌违法。专家强调,激光本质不同于自然光,其生物危害性未被全球任何国家批准用于近视防控。
- 个体差异与操作风险:部分使用者可能出现干眼、畏光等短期不适,而脉络膜增厚等“疗效”缺乏长期数据支持。若操作不当(如超时照射),可能加重视力问题。
总结:选择近视干预手段需谨慎,优先遵循专业眼科医生建议。艾尔兴的使用应严格限制在合规医疗场景,避免因盲目追求疗效忽视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