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内的余额由 个人账户 和 统筹账户 两部分组成,两者性质和用途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一、账户构成
-
个人账户
-
由参保人个人缴费(约工资的2%)和单位缴费的30%共同组成。
-
用于门诊看病、药店购药、体检等小额医疗支出,属于个人专属的“小金库”。
-
-
统筹账户
-
仅包含单位缴费的70%(改革前单位缴费全额划入,改革后按新比例划入)。
-
用于支付住院费用、大病门诊等重大医疗支出,通过医保报销机制实现社会共济。
-
二、余额与报销的关系
-
个人账户余额 :
仅限个人使用,用完即止,不影响统筹账户的报销功能。例如门诊费用可直接从个人账户扣除,无需依赖统筹账户。
-
统筹账户余额 :
与个人账户无关,用于报销参保人发生的符合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报销时按比例从统筹基金中划拨,不扣除个人账户余额。
三、常见误区说明
-
误区 :个人账户余额用完会影响报销
正解 :两者独立管理,个人账户仅限小额支出,大额费用需通过统筹账户报销。
-
误区 :医保卡只有个人账户余额
正解 :改革后医保卡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单位缴费不再进入个人账户。
四、补充说明
-
若个人账户余额不足,仍可申请医保报销,报销金额由统筹账户支付,个人无需承担自费部分。
-
统筹账户设有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超过部分需自费。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医保卡的双账户设计既保障了个人小额医疗需求,又通过统筹账户实现大规模风险共济,两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