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签署放弃手术治疗承诺书后能否反悔?关键取决于签署时的合法性、自愿性及是否存在法定撤销情形。若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或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可通过法律途径申请撤销;反之,则需承担违约责任。
-
法律效力的核心条件
承诺书需基于真实自愿且内容合法。若患者签署时完全知情且无外力干预,通常具有法律约束力,单方面反悔可能面临违约风险。例如,明确放弃某项手术并签字确认后,医院可依此免责。 -
法定撤销的例外情形
若患者能证明签署时存在重大误解(如对病情或后果认知错误)、受胁迫或欺诈,或协议显失公平(如赔偿远低于实际损失),可在法定期限内(通常一年)向法院申请撤销。例如,术后发现原协议隐瞒关键风险,患者可主张撤销。 -
涉及公共利益的无效情形
若放弃治疗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权益(如传染病患者拒绝隔离治疗),承诺书自始无效,患者可依法重新选择治疗,无需承担反悔责任。 -
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
医院需充分告知手术风险、替代方案及放弃后果。若告知不完整导致患者误判,承诺书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例如,未说明放弃手术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患者事后可主张协议无效。
总结:反悔需谨慎评估法律依据,保留证据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协商优先,必要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议,以平衡患者权益与医疗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