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纤维化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手段,核心方法包括药物控制炎症、手术解除压迫及介入改善循环,关键点在于早期干预和多学科协作。
-
药物治疗: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用于控制感染,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减轻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可能延缓纤维化进展,但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
手术治疗:针对纤维化严重、器官受压(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的患者,通过纵隔松解术、纤维组织切除术或血管旁路移植术解除压迫,部分病例需切除局限性病灶。
-
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术、血管成形术等改善狭窄的血管或气道,尤其适用于肺静脉/肺动脉狭窄导致的肺高血压,术后需密切监测再狭窄风险。
-
对症支持治疗:呼吸困难者需吸氧,疼痛用布洛芬等镇痛药;营养支持(高蛋白、维生素补充)和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
提示:纵隔纤维化需长期管理,患者应定期复查影像学及肺功能,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个性化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