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伤寒的中药主要包括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类药材,如麻黄、桂枝、葛根、柴胡、黄芩等,通过发汗退热、调和营卫缓解症状,需根据证型配伍使用。
-
解表散寒药
麻黄和桂枝是伤寒初期的核心用药。麻黄发汗力强,针对恶寒无汗的表实证;桂枝则长于温通经脉,缓解头痛、身痛。葛根兼具解肌退热功效,尤其适合项背僵紧伴随发热者。 -
和解退热药
柴胡和黄芩常配伍(如小柴胡汤),适用于寒热交替、胸胁苦满的少阳证。柴胡疏散半表半里之邪,黄芩清泄里热,协同调节免疫反应。 -
清热解毒药
穿心莲、蒲公英等对伤寒合并热毒症(如咽喉肿痛、高热)有效。穿心莲凉血消肿,蒲公英利尿通淋,可加速毒素代谢。 -
辅助调理药
芍药与葛根搭配可松弛肌肉痉挛,生姜助发汗并止呕,甘草调和诸药,减少副作用。
提示:伤寒病情复杂,中药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若高热不退或出现肠穿孔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