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病理分型主要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大类,其中原发性损伤由外力直接导致神经组织破坏,继发性损伤则因缺血、炎症等后续反应加重病情。分型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
原发性损伤
- 机械性损伤:外力撞击或压迫直接损伤脊髓,如骨折碎片切割神经纤维,导致瞬间神经传导中断。
- 血管损伤:外力引发脊髓血管破裂或栓塞,造成局部缺血坏死,常见于胸腰段损伤。
-
继发性损伤
- 缺血性损伤:原发性损伤后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导致脊髓组织缺氧,范围可能扩大至原病灶周围。
- 炎症反应:损伤后免疫细胞浸润释放炎性因子,加剧水肿和细胞凋亡,高峰期在伤后48-72小时。
- 生化级联反应:谷氨酸等兴奋性毒素堆积引发神经元过度兴奋死亡,钙离子内流进一步破坏细胞结构。
-
特殊分型
- 完全性损伤:脊髓横断或严重压迫,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 不完全性损伤:部分神经通路保留,如中央索综合征(上肢症状重于下肢)或前索综合征(运动障碍为主)。
早期干预需针对分型特点:原发性损伤以手术减压为主,继发性损伤需药物控制炎症和神经营养支持。康复阶段结合电刺激等治疗可促进神经重塑,不完全性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可能性更高。